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13: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13
★內容介紹: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的賴和,由於他高明的醫術與慈悲的襟懷,在家鄉被尊稱為「彰化媽祖」,然而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卻在於文學。
賴和被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他的創作生涯大致上與台灣新文學運動的發展相始終。
然而在賴和介入新文學運動之前,他就已經開始參與台灣自二○年代開展,以「台灣文化協會」主體的政治和文化活動,而他的創作生涯大致上也與隨著文化運動而開展的台灣新文學運動相始終。因此他的作品經常為底層的勞苦大眾發聲、吶喊,並對殖民統治和帝國資本主義的壓制、剝削提出強烈的抗議,充滿著濃厚的反抗精神。成長於日本殖民政府時代的賴和,自幼接受漢文教育,養成了深厚的漢學根柢。
知名作家楊逵的筆名就是賴和為他取的,而楊逵的名作《送報伕》發表在賴和主持的《台灣民報》文藝欄內,則是他生平最感快慰之事。一九四一年十二月,賴和由於被日本當局懷疑和當時籌備中的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有所牽連,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仍寫作不輟,留下了三十九篇《獄中日記》。
出獄後才一年餘,賴和就因病與世長辭。戰後,賴和被奉祀忠烈祠,在一九五八年卻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下令除名,而成為文學史上的禁忌人物,一直到七○年代末、八○年代初才又重見天日,並且獲得公正的評價。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1:高山船長-高一生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1
★內容介紹:1908年出生於阿里山鄉樂野村的高一生,在青少年時期即因品學兼優進入台南師範學校,這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捩點。他與來自雲嘉地區的優秀青年一起研讀當時代知識份子最熱切的各種理論書籍,一起沈迷在音樂和文學的領域。
他把自己定位在照顧族人的奉獻者的角色,春子則是他最好的助手和討論的對象。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在台灣島大量徵兵,當日本人到阿里山區徵「高砂族義勇兵」軍伕時,高一生深知戰爭會嚴重折損鄒族人口和阻礙鄒族區域的現代化,便極力反對而引起駐在所主管的斥責。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他應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之邀,調動鄉民下維持治安,並支援水上機場的戰役,而種下1954年遭到整肅的禍根。當時,被通緝的共產黨員蔡孝乾和他先吸收的黨員和知青逃亡的最後一站多在鄒族的山區,高一生和鄒族人人道的供給食糧和掩護,這也成為日後保安司令下達死亡令的理由。
1952年9月,高一生與警備官湯守仁、樂野村村長武義德等人同時遭到誘捕,並被判處死刑。高一生在囚禁期間,難以言喻心中的無奈,唯一能跨過悲情,向時代證明生命的韌性,只賸高一生創作的《春之佐保姬》等詞曲傳唱人間。
1954年4月17日,他的妻子春子女士與其它同案受難家屬被帶至台北,認出自池中撈出的高氏屍體,火化後攜回達邦村家園中下葬。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9:人間大愛-施乾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9
★內容介紹:出生於淡水的施乾,在年方二十出頭的青年期就被延聘至台灣總督府工商課擔任技師,可以說是台籍人士中的菁英份子。日後施乾銜命調查艋舺地區乞丐的生活狀況,對行乞者有了深入的了解,並與他們建立起友誼之後,便決心全力投入乞丐救濟事業。
他變賣家產,並得到父親與親族的支持,於1922年在艋舺建立了「愛愛寮」,作為收容、救濟乞丐的場所。他也教導他們實用的工作技能,培養他們自給自足的能力,令他們在重回社會之後有自立謀生的可能。而「愛愛寮」所收容者,除了乞丐之外,也還包括精神病患、痲瘋病患和鴉片癮者。在實際的救濟事業之外,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施乾也憑著他對乞丐的深刻認識,和救濟乞丐的實務經驗,著書立說,寫成了《乞丐撲滅論》和《乞丐的社會生活》兩本書,希望藉由文字的傳播,讓更多人認識乞丐的問題,從而凝聚更豐厚的社會力量來協助他們。而提到施乾,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日籍夫人施照子。出身京都富商家庭的清水照子,對施乾的作為非常佩服,一九三四年,他不顧家人的反對,下嫁施乾並且遠赴台灣,以名門閨秀之身扮演起艋舺居民口中「乞食母」的角色。
一九四四年,施乾由於積勞成疾,以四十五歲的英年驟逝,清水照子一肩扛起愛愛寮的重擔,並且在戰後堅持留在台灣,直到2001年去世。近一甲子來,愛愛寮幾經轉型,成為專門收容孤苦無依老人的「愛愛院」,但施乾當年的理想卻未曾遠去。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12:帝國的足跡-伊能嘉矩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12
★內容介紹:在台灣長達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時代中,曾有多位日籍人類學家如鳥居龍藏、森丑之助,以及伊能嘉矩等,在台灣進行長期的人類學研究,這其中研究成果最為豐富,影響也最深遠的,首推伊能嘉矩。
1895年11月,伊能嘉矩在來台後不久,就與同僚成立「台灣人類學會」,投入高山族與平埔族的研究工作。1897年5月底,伊能嘉矩展開了一場時間長達半年,路程近兩千公里的大考察,在這一趟考察完成之後,伊能嘉矩寫成了厚達三百頁《台灣番人事情復命書》,成為台灣最重要的人類學,民族學誌之一。在這份報告中,伊能嘉矩將台灣原住民分為八族,並將其中之一的平埔族細分為十個族群,成為往後台灣原住民研究,分類的重要依據。
伊能嘉矩於十九世紀末在台灣全島進行探查之際,台灣原住民聚集的地域仍充滿自然及人為的險阻,但他對於人類學研究卻仍懷抱著高度的熱情與使命感。在伊能嘉矩著作的字裡行間,隨處可以照見當年探查的艱辛,以及他強大的決心與意志力。
伊能嘉矩居留在台灣的時間長達十年,返回日本後,他仍持續進行台灣研究,並且完成了包括重要的《台灣文化志》在內的數本著作。1925年,伊能嘉矩因在台探查期間數度感染的瘧疾復發而辭世,但是他對台灣人類學及文化研究的影響,卻隨著他質量俱佳的著作以及大量的原住民收藏品而持續至今。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4:尋找孤兒的原鄉-吳濁流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4
★內容介紹:一九四○年代前期,二次世界大戰戰火方熾,日本人對台灣的高壓統治也逐步升高,在那一段危疑深重的時日裡,不少台灣作家都暫時歇筆,但是吳濁流卻在此時完成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作品《亞細亞的孤兒》,透過一個殖民統治下台灣知識分子的典型-胡太明,深刻描繪台灣人身分認同的矛盾混亂,並且對日本殖民統治提出控訴,寫作背景上橫跨了整個日治時代。
有評論者認為這部小說是台灣文學中塑造「孤兒意識」原型的文學作品,另一方面也啟發了後來的台灣作家持續創作所謂的「大河小說」,如鍾肇政的《濁流三部曲》,李喬的《寒夜三部曲》等。
吳濁流在六○年代和七○年代持續創作有自傳色彩的《無花果》、《台灣連翹》,兩者都延續了《亞細亞的孤兒》中的孤兒意識、原鄉失落,也都首度在台灣文學作品中觸及了當時仍是禁忌的二二八事件。這兩部作品在台灣雖然都曾經遭到查禁,但卻在官方說法的歷史解釋之外提供了另一種歷史視野。
一九六四年,吳濁流獨資創辦了《台灣文藝》雜誌,一個人身兼編、寫、邀稿、募款、跑印刷廠兼發行,希望他對台灣文學的使命感,能引起文化界有心人的共鳴。
《台灣文藝》雖然貌不驚人,始終保持素樸的面目,但卻吸納了許多有心於本土文學的文字工作者,為台灣文學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重要作家,因而與吳濁流在日後設立的「吳濁流文學獎」一樣,成為台灣文學的重要精神象徵。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3:血染的油彩-陳澄波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3
★內容介紹:陳澄波,一位熱愛藝術與生命的台灣畫家,他的畫筆曾為台灣留下許多美好動人的圖像,然而,在殘酷的二二八事件中,他卻仆倒在這片他所摯愛的土地之上。陳澄波在美術的路上起步得相當晚,二十九歲那一年,他才負笈日本正式攻讀美術。但是到第三年,他就以一幅「嘉義街外」入選日本第七回「帝國美術院展覽會」,成為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灣畫家。由於「帝展」是最具規模與權威官方術展,對初出道的陳澄波來說,自然是極大的鼓舞與榮耀。
陳澄波在結束在日本的學業之後,並未留在日本或返台發展,反而是選擇了前往當時西洋美術風氣才初成氣候的上海發展。在上海的五年期間,陳澄波除了留下大量的畫作之外,也長期投身當地的美術教育。一九二七年,在台灣前輩美術倪蔣懷的贊助下,陳澄波又和幾位留日的美術學生共創了「赤島社」。一九三四年,陳澄波自上海返台之後,又積極與友人籌組「台陽美術協會」,在日治時代台灣新美術發展史上,陳澄波可以說是一直扮演著先鋒性的推手角色。
陳澄波的畫風樸拙而充滿生命力,由於對人世及鄉土的深情,他的畫作經常鉅細靡遺地描繪風景裡人與物的細節,因而也充滿了時代與土地的氣味。陳澄波過世時才五十二歲,但已經留下了大量畫作,成為台灣美術的珍貴資產。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11:台灣醫學之父-杜聰明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11
★內容介紹:杜聰明早年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這所學校在當時是許多台灣青年嚮往的高等學府,因為畢業之後一旦開業懸壺,是可以名利雙收的,但是杜聰明卻捨此路而不由,一頭栽進醫學研究的領域。
杜聰明自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獲得醫學博士之後,即返台進入由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改制的醫專任教。他在當時有限研究條件之下,為藥理學教室的門生定下了鴉片、蛇毒、中藥三個研究領域,其中前兩項在台灣的科學研究都留下了傲視國際的成績。
杜聰明另一項更具影響性的基礎醫學研究,是深具本土色彩的蛇毒研究。台灣由於地處亞熱帶,本土毒蛇種類即達五十種以上。杜聰明在醫專主持藥理學教室的時代,就發現蛇毒研究領域深具發展潛力,並帶領一群優秀學生潛心研究,光是杜聰明個人在這個領域上發表的論文就已經超過了百篇。
這項研究傳統從日治時代的醫專、台北帝大,到戰後的臺大醫學院一直未曾間斷,經過李鎮源、張傳炯、楊傳忠等人的接棒演出,到了一九七○年代終於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大放異采。戰後,杜聰明繼續接掌改制後的臺大醫學院院長,並於一九五三年以六十二歲的高齡遠赴當時猶是學術沙漠的高雄,創辦了高雄醫學院,為台灣的醫學教育開啟了開另一扇大門。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6:熱血男兒-蔣渭水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6
★內容介紹:日治時期畢業於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的蔣渭水,是1920至30年代台灣最重要的文化啟蒙及民族運動者之一。
1920年,蔣渭水就已經參與由林獻堂等人所主導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3年,他又因為向台灣總督府爭取政治結社權的「治警事件」而遭到逮捕入獄,服刑一百四十四天,但他卻甘之如飴,「幾忘卻身在這跼天蹐地的獄裡,恍惚是在居天下之廣居,行天下之大道的路上。」在獄中,蔣渭水不但大量地閱讀,同時他也在獄中完成了擲地有聲的文學作品《入獄日記》、《入獄感想》,和《獄中隨筆》,可以視為台灣新文學運動啟蒙時期的散文代表作。
1931年2月,台灣民眾黨在台北召開第四次全島黨員代表大會,日警大軍壓境,以結社禁止命令要求集會解散,並當場逮捕蔣渭水等十餘人,台灣民眾黨就此走入歷史。經過台灣民眾黨解散的打擊,蔣渭水悲憤抑鬱,再加上感染傷寒,竟至一病不起,在正當英年的四十歲,含恨而終。蔣渭水出殯當日,大雨滂沱,數千友人、民眾齊聚大稻埕,陪他走完最後一程。
「醫民醫病兩忙頻,慘澹經營茹苦含辛;;荊棘哀黎猶遍野,那堪君竟作歸人。跳梁鼠輩猶縱橫,敵未消沈志未成;解放普羅空霸手,劇憐風雨葬先生。」蔣氏辭世後,友人、同志為他編纂了著作全集,然而卻在出版前遭日本當局查禁焚毀。「死渭水嚇破活總督」,此後民間如此悄悄流傳著。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5:夾縫中的民族主義-林獻堂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5
★內容介紹:林獻堂1881年出生於台中霧峰的望族林家。
20歲喪父,自此負責經營家族事業(製糖及製梓腦),22歲任霧峰區長,1905年又被邀請擔任台灣製麻株式會社董事,在這些經歷下,被稱為「阿罩霧三少爺」的林獻堂逐漸成為家族的代言人。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林獻堂對國民黨政府大感失望。1949年,這位「一生不說日語,不著和服」的「台灣第一公民」遂託病赴日醫療滯留,自此未再返回故土。1951年,林獻堂寫下了這樣的感懷詩句,道盡了他的心情:「亂絲時事任逆,夜半鐘聲到枕邊;底事異鄉長作客,恐遭浩劫未歸田;萬方蠻觸爭成敗,遍地蟲沙憐憫,不飲屠蘇心已醉,太平何日渡餘年。」1956年,林獻堂逝世於日本東京,享年七十六歲。
林獻堂客死異鄉前,一直維持以工整字跡撰寫日記的習慣,其「灌園先生日記」長達二十九年,超過一百萬字。這部日記其連續性、重要性在台灣史上,尚無出其右者,內容包含家族、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資料,被喻為台灣史研究最珍貴的私人日記,也可說是一部具體而微的台灣史。

臺灣百年人物誌(台灣百年人物誌)10:征戰長夜的孤星-黃土水


★版別:家用版
★級別:普遍級
★片長:約30分鐘
★製作:公共電視
★叢書名:臺灣百年人物誌
★索書號:DVD 781.05 8041 v.10
★內容介紹:在日治時代中期之前,台灣漢民族的傳統雕刻,絕大部分是從屬於廟宇建築,或是住家陳設,很少被當作獨立的藝術品來創作、鑑賞。
一九一○年代末到二○年代初,在日本接受新式雕塑訓練的美術家黃土水,毫無疑問地是建立台灣近代雕塑里程碑的標竿人物。
一九二○年春天,黃土水進入研究科繼續深造,那一年,他的一件取材台灣原住民兒童的雕刻「山童吹笛」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他說:「我是台灣出身的,想做一些特有的東西看看,所以我想起原住民。」黃土水入選「帝展」,台灣媒體大幅報導,他因而一夕成名,也成為有志投身美術的台灣青年崇拜、傚仿的對象。在第一回入選「帝展」後,黃土水又連續兩年以「甘露水」、「擺姿勢的女人」獲得此項榮耀,但他並不以附和日本沙龍藝術標準為滿足。
一九二二年,黃土水重返故里,尋找重新出發的創作泉源,最後選定了最能代表台灣泥土氣息和庶民性格的水牛作為研究的對象。他曾經從屠宰場將宰殺的水牛解翻塑成石膏,又養了一頭水牛與白鷺鷥,在艋舺的工作室裡進行實地的觀察與寫生。一九二四年,黃土水再度以一件水牛雕塑「郊外」入選帝展,其後,他的幾件重要作品如「歸途」、「母與子」,以及巨幅傳世之作「水牛群像」也以水牛為素材,成為他獨特的創作語彙,同時也淬鍊出他精密、嚴謹的寫實風格。
一九三○年,黃土水在完成「水牛群像」後不久,就以三十五歲的英年驟然辭世。如今,黃土水的藝術成就可說已蓋棺論定,成為台灣美術史上最重要、也最美麗的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