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冬日的沉默。柏格曼經典 (Through the silence of winter light)


★版別:家用版(英語中心有公播版)
★級別:輔導級
★片長:共八片,每片約90分鐘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1-8
★發音:瑞典語
★字幕:中文
★內容:
2007年柏格曼與安東尼奧尼於同日前後逝世,讓廣大的影迷哀嘆不已。如今,五年過去了,我們或許未能得知一生質問信仰的大師,是否得以直接與上帝對話,但我們依然可以在柏格曼幽微沉鬱的光影中,探詢人類的深遠心靈。原子映象於柏格曼逝世五周年之際,在其將近六十部作品中,精選出八部最具代表性的影片,包含了國際成名作:《第七封印》、《野草莓》、《處女之泉》,簡約封閉的室內劇:《穿越黑暗的玻璃》、《假面》、《哭泣與耳語》,以及晚期的圓熟、封刀作:《秋光奏鳴曲》、《芬妮與亞歷山大》,皆是首度以高畫質DVD在台面世,台灣的影迷們終於有機會將這些影史經典帶回家收藏。五年前,柏格曼在遙遠的法羅島離去;今年,讓我們在台灣的夏日陽光下,傾聽他所留下靈魂底處的深邃低語…

★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 (1957)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1
瘟疫蔓延,滿目瘡痍的中世紀大地上,東征歸鄉的十字軍騎士遇上了來取性命的死神,他向死神協議,展開了一盤生死棋局。騎士帶著無神論的隨從相繼遇上了單純虔誠的雜耍藝人夫婦、粗魯的鐵匠和風騷的妻子、被視為女巫遭受審判的受難少女,以及旅途上一幕幕民不聊生的殘破景象,皆是對信仰與生命最大的挑戰和試煉。
柏格曼自幼就對死亡有很深的恐懼,《第七封印》便是他嘗試去正視死亡的作品,柏格曼大膽的把死亡具象化,並把恐懼化作棋局,簡單直接傳達人類面對生死的恐慌。飾演騎士的麥斯馮西度以沉靜內斂的演技打出名號,在日後與柏格曼還合作了六部影片,是柏格曼的演員家族重要的一員。《第七封印》也是柏格曼對宗教信仰的詢問和反思,在片中每個角色對信仰都有各自的解讀,便是柏格曼所提出的種種可能面向。有不少人認為柏格曼的電影太過艱澀悲觀,但其實不然,雖然他在最後讓死神帶領所有人步向死亡深淵,卻也留下了旅人夫妻;只要保有純真的愛,一切終將獲得救贖。

★野草苺Wild Strawberries (1957)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2
年近八十的伊薩克教授在行醫五十年後將去領取榮譽學位,出發前一晚,他做了一個詭異的噩夢,於是他決定取消班機,開車前往斯德哥爾摩。與他同行的媳婦為了生小孩與兒子鬧不愉快,但伊薩克也不願介入他們夫婦之間的糾紛。當伊薩克經過兒時度假的小屋,又遇上旅行的三個年輕人時,一幕幕往事回憶開始浮現眼前。
柏格曼的童年是在牧師父親的嚴厲管教下長大,父子兩人的關係一直並不好,在《野草莓》裡,柏格曼重構父親形象,卻也暴露了自己冷酷孤獨的一面,伊薩克其實是柏格曼與父親的一體兩面;伊薩克理性高傲的性格讓他的初戀別抱、妻子偷情、兒子憤恨,也使他晚年備感恐懼寂寞,在伊薩克最光榮的一天,我們卻見到了他挫敗的一生,也看到了柏格曼長久以來的悔恨。扮演伊薩克教授的司約史卓姆是瑞典電影之父,他最著名的作品《靈幻馬車》,柏格曼每年都要重看一遍,並且直接把它轉化為《野草莓》開頭的夢境。在影片中,柏格曼不僅僅回顧父親的身影,更試圖與他的父親進行和解,所以當伊薩克見到父母在夏日湖畔向他盈盈招手,我們無法不跟著流下眼淚,因為那來不及訴說甚至說不出口的愛,永遠是人生最大的喟嘆和遺憾。

★處女之泉The Virgin Spring (1960)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3
在一個虔誠純樸的農莊裡,某天早上,備受父母疼愛及呵護的少女艾琳要送蠟燭到教堂,天真無邪的艾琳在林間路上遇到三個心懷不軌的牧羊人,他們姦污並殺害了艾琳。傍晚,三個牧羊人投宿借住艾琳家,焦急等待的父親在他們身上發現了艾琳的外套,於是他沐浴更衣,決定用自己的雙手來替女兒報仇。
《處女之泉》是柏格曼與其御用攝影師Sven Nykvist首度合作,Sven Nykvist將北歐的自然地景風光盡收鏡頭之下,彷彿每片葉子、每道曲流都閃動著微微的靈光。而就在搖曳的樹林與潺潺的溪流繚繞之下,上演了一齣慘絕人寰的暴力事件。深愛本片的李安曾說他從未看過如此安靜卻又如此殘暴的影片。改編自十三世紀的民俗歌謠,《處女之泉》有著柏格曼電影少數清楚明瞭的劇情,卻有著他最直接沉重的質問,也是人類由古至今的困惑:如果神真的存在,人世為何有如此多的苦難折磨?為何他毫不憐憫眾生之苦?蒼天依舊無語,唯見泉水翻湧,沉靜宛若雷鳴。

★穿越黑暗的玻璃Through a Glass Darkly (1961)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4
一家四口來到偏遠的小島度假,父親大衛是個作家,沉浸在自身的創作世界,冷漠觀察著旁人;女兒卡琳罹患了精神病,心智變得十分不穩定;女婿馬丁是個醫生,與卡琳間的感情正陷入低潮,但他依然相信妻子有痊癒的可能;兒子彼得正處於青春期,渴望得到認同,於是忙著創作劇本、搬演舞台劇。四人心裡有著各自的想法,然而卡琳的病情日益嚴重,陷入自己的想像與幻覺中,她宣稱自己聽見從牆壁中傳來上帝的聲音。
在《穿越黑暗的玻璃》柏格曼首度運用了室內劇的形式,柏格曼說他深入了沒有人實驗過的領域,是一個嶄新風格的開始。隔離的孤島、空盪的房間、荒蕪的廢船,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悠揚其中,每個場景都是角色內心的風景;不安與孤寂。隨著卡琳的精神病逐漸加重,她的心牆開始崩解,圍繞著她的三人,渴求和衝突也如狂浪急濤拍打著心岸,這是四個角色的心靈四重奏,一場愛與死的室內樂。他們向不可知的上帝呼救,而在經歷過《第七封印》與《處女之泉》後,柏格曼的上帝卻已降生為一隻蜘蛛,從牆縫壁角緩緩爬出,醜陋、灰暗、冷眼旁觀。

★假面 Persona (1966)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5
一位著名的女演員伊麗莎白突然在舞台上患了失語症,醫生建議由護士艾瑪陪伴去海邊休養,艾瑪試圖打開伊麗莎白的心防,不斷的向伊麗莎白說話,甚至傾吐自己最私密的生活情事,然而伊麗莎白始終保持沉默。但在不久後,艾瑪發現伊麗莎白在信裡把自己當成一個人性觀察的個案。兩人的關係開始變的緊張尖銳了起來,然而在一個夜裡,兩人的角色和靈魂卻逐漸合而為一…

《假面》被譽為影史上最晦澀難解的影片之一而讓人望之卻步,但其神秘難測的影像卻也讓更多觀眾趨之若鶩。運轉中的放映機、勃起的陽具、動畫、默片、蜘蛛、被宰殺的羔羊、拿長釘把手釘在木板上、森林、圍牆、白床單、小孩、一個女人的臉…這是一段錯誤的拼貼、一個混亂的記憶、還是一場莫名的惡夢?這僅僅是《假面》的開頭。柏格曼說在《假面》裡他第一次完全不在乎觀眾是否接受。他將著名的室內劇形式推向了極致:兩名演員,一位始終一言不發,一位卻承擔了所有的話語。沉默和語詞成了兩個女人的假面,藉此互相刺探,最後兩人的面孔卻在銀幕上相互融合。柏格曼兩位銀幕繆思麗芙鄔曼與碧比安德森在他的特寫鏡頭下,同樣卸下演員的裝扮,近乎素顏演出,展露赤裸般的自己。我們也許永遠不能參透假面的真實樣貌,但或許在這短短的九十分鐘裡,能夠一瞥那言語不能形容,唯有電影才可迄及的奧秘。

★哭泣與耳語Cries and Whispers (1972)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6
三名姐妹和一名僕人住在一棟豪華陰沉的大莊園裡,艾格妮身患絕症,瀕臨死亡,在臨終前渴望和疏離的姐妹重修舊好;瑪麗亞的感情生活混亂,不斷周旋在丈夫和情人之間;卡琳則是婚姻關係陷入了瓶頸,過著壓抑自殘的生活。每個人心裡都有各自的煎熬但卻已經無法交談,唯有甫死去女兒的女僕安娜,在艾格妮生死交際的路途上陪伴在身旁。

多年來柏格曼一直被一個畫面糾纏著:在一個血紅的房間裡有三位身著白衣的女人四處徘徊。這個畫面最後成為柏格曼色彩最豐富、情緒最為濃烈的作品,我們不時會被銀幕上幾乎流淌出來的大紅色所驚嚇,又對姐妹三人靜止的情感交流感到震驚。柏格曼曾說紅色是靈魂的顏色,但片中每個人卻都封閉了自己的心靈,艾格妮聲嘶力竭的呼喊,卻只換回姐妹細不可聞的低語。柏格曼在《哭泣與耳語》中講述了一群無法去愛又渴望被愛的人,囚禁在自己建構出來的紅色牢籠痛苦掙扎,失去了與他人的接觸,我們只能孤身一人走向死亡。

★秋光奏鳴曲Autumn Sonata (1978)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7
夏洛特是一位著名鋼琴演奏家,她與女兒伊娃已經多年不曾交談過,但在丈夫過世後,夏洛特主動打破沉默前來探望伊娃,意外發現伊娃在照料另一名身患殘疾的女兒海琳。雖然母女倆人試圖重修舊好,卻一再重提往事,伊娃埋怨幼時母親把重心都放在音樂和海琳身上,殘忍地逼迫夏洛特開始面對自己的冷漠和寡情。

即便是如此迷人的初秋陽光,依然無法照亮夏洛特和伊娃間那道深深的情感鴻溝,奏鳴曲其實便是獨奏曲,許久未見的母女重逢,他們依舊演奏著自身的樂章,聽不見一聲和解的音符。兩人的處境就如長期臥病在床的海琳,扭曲癱瘓、無法前行。兩名有著相同姓氏的偉大影人,瑞典國寶級導演與巨星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合作,《秋光奏鳴曲》甚至還是英格麗褒曼將近四十年來第一部瑞典電影。這位優雅美麗的女星,早年與義大利電影大師羅塞里尼為愛私奔,拋棄了原本的生活和家庭,彷彿是片中鋼琴家的翻版。柏格曼曾說:「我們在年輕時,從父母身邊逃開,而後一步步,再回到他們身旁,在這一刻,我們長大了。」英格麗褒曼在離開多年後是終於返鄉了,令人唏噓的是,這也是她在大銀幕上的最後一抹身影。

★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1982)
★索書號:DVD  791.4372  T416  2012  v.8
Ekdahl是一個純樸的小鎮上的大家族,男主人奧斯卡經營著一家戲院,和樂融融的家庭在奧斯卡猝逝後有了改變,傷心欲絕的女主人愛蜜接受了主教愛德華的求婚,帶著兩個小孩芬妮與亞歷山大嫁了過去,但主教嚴厲刻薄的管教方式卻讓芬妮和亞歷山大飽受折磨。後來母子三人在祖母和友人的幫助下逃出主教的囚禁,主教也在隨後的大火中喪生。
《芬妮與亞歷山大》是當時瑞典影史上製作最龐大的影片,全片超過五十個角色、上千件的戲服以及華麗精美的佈景,以將近三個半小時的片長講述了一個大家族的悲歡離合,不僅是柏格曼最恢弘大器的作品,也是柏格曼的回歸與總結。藉由兩個小孩純真的目光,柏格曼再次回溯了嚴峻的童年回憶,面對他所恐懼的死亡陰影,並最後一次質問了宗教信仰。然而《芬妮與亞歷山大》也是柏格曼最為溫暖的一部片,柏格曼說:「無論如何我都想表達我的喜悅,這一向是我電影中極吝於表達的部份。」因此最終惡人得懲,亞歷山大則回到了爐火旁,依偎在祖母懷裡。也許過去還會幻化成鬼影潛伏在樓腳牆邊,但無須害怕,因為就如片尾史特林堡的夢幻劇所言:「沒有什麼是不可能,一切都可能發生;時間和空間並不存在,在微不足道的現實上,想像延展,編織出一個嶄新的世界。」

圖文來源:原子映象

 

發表迴響